第22章 心疼

發佈時間: 2025-03-17 14:05:03
A+ A- 關燈 聽書

鬱檀琦收回視線,捂住脣小聲道:“沒有,我只是想看看池公子給的書籍上寫了什麼。”

蔣璇敏銳地察覺到她稱呼池禮爲“池公子”,若有所思,低聲道道:“我知道,出門前,我和池禮哥哥在他的書房就看了這本書。我猜池禮哥哥出的題目應該有關於前朝重文輕武的文章。”

鬱檀琦看過原書,也知道前朝皇帝原本是一個武將,靠兵權謀權篡位奪得天下後,便開始打壓其他跟隨他打天下的武將,生怕自己的皇位也會被人搶走。

因爲前朝重文輕武,所以文官權利很大,丞相的權力和威望甚至蓋過了皇帝。

等到前朝皇帝反應過來,鄰國天齊國卻開始對其宣戰,買通了前朝的一部分高官,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讓前朝皇帝下臺。

東方黑龍 https://power16888.com/

而這時,本朝開祖皇帝出現了,憑藉招收的民間將士和世家出身的謀士給予的謀略,竟然成功打跑了鄰國,創建新朝,定國名爲“萬晉”。

開祖皇帝吸取前朝教訓,厭惡輕易叛國的文官,開始重武輕文。

文官的權利大打折扣,分散丞相的權利給到六部尚書,武將開始崛起。

京城如今的貴族勳爵一大半都是武將出身,姜時的父親姜楚就因爲領兵攻打天齊國,收復了前朝丟失的一塊土地,當今皇帝大悅,不顧勸阻給予年僅二十二歲的姜楚武安侯的爵位,

姜楚那時風頭無兩,如日中天。

只可惜,姜楚不過二十五歲就戰死沙場,其妻難產而亡,留下唯一的孩子姜時和年過五十的姜祖母。

姜時雖一出生就是武安侯世子,卻還是要等到及冠後才能夠繼承爵位。

他若是在及冠前就死了,那麼武安侯的爵位就會便宜姜家。

這讓都是文官的大伯姜齊和三叔姜秦十分心動,只是礙於嫡母,面上裝作一副慈祥的模樣,背地裏卻使盡手段,買通姜時的乳母和伺候他的下人,不給姜時喝奶,甚至想要直接掐死他。

若不是姜祖母心細,讓人在暗中看着,發現乳母和下人的問題後立馬打死了他們,姜時可能活不到週歲。

人心難防,姜祖母爲了姜時的安危,將武安侯府中的下人大換血,自己的陪嫁丫環和家生子都留在了武安侯府。

如今武安侯府的下人是京中爲數不多口風最緊最難收買的。

鬱檀琦想到男主的身世,看着他的眼神帶着心疼。

姜祖母去世後,姜時就失去了唯一可以信賴的人,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。

他這次親自來陳郡接她,也許會讓姜家注意到她給她帶來危險,但又何嘗不是給自己也帶來更多的危險呢。

沒有什麼比枕邊人的背叛更爲危險致命。

鬱檀琦設想過跟姜時去武安侯府的日子,比起殺了她,姜家應該第一想到的是收買她,讓她揹負謀殺的罪名,這樣他們就能夠美美隱身。

她握緊雙拳,眼神堅定。

她雖然也許幫不了男主什麼忙,但一定不會給他添亂。

沒有人能夠收買她。

算算時間,正文的劇情就要開始了。

三月春闈,四月殿試。

鬱檀琦記得春闈過後,姜家人安排人造謠誹謗姜時與大皇子結黨營私幫他收買人心。

參加春闈的舉人當中有幾個實名“揭發”了姜時,他因此受了牢獄之災,大皇子也被皇帝斥責關了禁閉。

但是男主畢竟是男主,最後還是無罪釋放,裝病閉門不出的時間裏,讓手下人將姜家是幕後黑手的消息放了出去。

不用他出手,皇帝就重罰姜家,全家流放到荒涼的南嶺,這是男頻龍傲天爽文的開始,讓讀者大快人心。

同時,諸位皇子之間的奪嫡之爭也開始了。

作爲武安侯世子,姜時無法置身事外。

他的父親武安侯是萬晉國的大英雄,哪怕他給人的印象平庸羸弱,想要奪嫡的皇子們都還是想要收買他,爲的就是得到更多武將和百姓的支持。

鬱檀琦想得入神,蔣璇在她耳邊說的話都沒有聽進去。

“檀琦妹妹,你怎麼不聽我說話?”

蔣璇微微抿脣,有些不悅,忍着沒有表露出來。

她看着少女看着姜時走神的模樣,暗自咬牙,眼簾垂下,遮住眼底一閃而過的惱怒。

姜時不過是皮囊好看些罷了,鬱檀琦竟然真的喜歡上了他,真是膚淺。

不過她喜歡姜時也好,兩個都是病秧子,還真是般配。

蔣璇的嘴角扯出一抹譏諷的笑。

姜時看完文章後,把書籍遞給了一旁的謝璟,擡眸看向鬱檀琦。

少女清澈圓潤的眼眸有些失神,雙手托腮,臉頰粉嫩可愛。

她又在看着他,但是在發呆,竟然沒有注意到他在看着她。

姜時微微勾脣,眉目柔和。

其他三人也很快看完了這篇文章,由姜時開始理解和看法。

鬱檀琦回神,看向站起來的姜時。

“我認爲,無論是重文還是重武都是錯的。要想國家繁榮昌盛,百姓安居樂業,就應該文武並重。”

少年的聲音溫潤清冽,像是山澗緩緩流下的清泉水,柔和悅耳。

姜時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後,謝璟三人要他細說,他又說了些國情和道理,不算太出挑,卻也不算胸無點墨的平庸人。

蘇霽問道:“姜世子不是武安侯世子嗎?若你也提倡文武並重,你武安侯侯爵的權利就會被削,你不在意嗎?”

姜時笑了笑道:“與國家的權利相比,個人的權利又算的了什麼。”

蘇霽若有所思,他倒是真沒想到京城武安侯的世子竟然不在意勳爵的權利被削。

據他所知,哪怕是一個富農的一塊田地被官府強行徵收都會不滿,那些勳爵更是害怕自己的權利地位不保,因此幾乎沒有武將願意文武並重,怕又回到被輕視的前朝。

謝璟三人的觀點和姜時一樣,但提出的解決方法則要完善一些,姜時聽着點頭,毫不吝嗇自己的誇讚。

他光明正大打量着三位公子,心中對他們的政治能力頗爲認可。

雖然三個以後都是走文官的路子,但正如他所言,萬晉國要文武並重,無論輕視哪一個,都絕對是弊大於利。

所以他,一直文武雙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