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38章 這下手很果決啊

發佈時間: 2025-03-17 13:00:59
A+ A- 關燈 聽書

皇帝被太后下意識的動作給雷到,之前他想拷問、刑訊泄憤的心思瞬間淡了。

皇帝眯了眯眼,起身,對身旁的刑部尚書和兵部尚書道:“交給你們了。”

刑部尚書和兵部尚書對視一眼,刑部尚書拱手道:“陛下,何時再告知您有關太……”

“結案後。”皇帝不感興趣地往外走,“現在看不過是揪出一只陰溝裏的老鼠,不值一提。”

刑部尚書和兵部尚書心裏有譜了,恭送皇帝離開。

然後刑部尚書手握刑拘,兵部尚書手裏拿着陳國使團的相關資料,兩人“桀桀桀”地走向還趴在地上的太后,身後的陰影無限大。

……

提前歸家的朝臣,一宿都沒有入睡,幾乎是睜眼到天亮。

次日,他們頂着大大的黑眼圈爬起來,早膳都沒喫,火急燎原地往宮殿衝,都想喫第一手八卦。

然而他們衝到一半,忽然聽到馬路上響起急促的聲音。

“救火!救火!”“城郊東區起大火啦!”

古代起火是大事,夏國開國皇帝曾頒佈一個詔書,只要起火,朝臣們不必參加朝會,必須立刻帶人去救火。

大夏官吏們立刻調轉車頭,命令家僕們一起去救火。

沒想到他們剛剛抵達目的地,就看見趕來救火的人被官府衙役們擋在外面。

性格與自家尚書大人一脈相承的兵部郎中,捏着拳頭就要往裏面衝,結果被旁邊的戶部郎中給拽住了。

兵部郎中憤怒:“起火!火!”

“你冷靜點!看看燒的位置!”戶部郎中低聲補充,“城郊這麼多大宅,就獨燒了從太后外戚幾家。剛剛刑部尚書也領着人進去了一會,且等等。”

兵部郎中也反應過來。

恰在這時,負責攔截民衆的衙役忽然有了動靜,拉開一條通道。

刑部尚書以及官吏們,拉着一批身穿中衣,頭髮凌亂,帶着腳銬的男子從通道走出來,這些男子不停地叫囂“他們會稟報太后”“大逆不道,你們會後悔”……等等話語。

但刑部尚書不爲所動,直接命令手下大聲宣讀外戚們的相關罪行。惹起老百姓們羣情激憤,對着這些犯人,撿起什麼就砸什麼。

兵部郎中連忙退到戶部郎中旁邊,低聲道:“原來如此,看來陛下與大人們很果決啊。”

戶部郎中:“是啊,就是有點沒想到,戶部尚書大人居然捨得。”

兵部郎中驚訝,還以爲戶部尚書與太后勢力也有瓜葛,他悄咪咪道:“戶部尚書捨得什麼?”

“房子啊!”戶部郎中心疼地看着火,“這重建多花錢啊。要是不燒,等征戰的將軍們回來,直接封賞給他們又能省一筆。”

兵部郎中收起八卦的笑容:……

這時,旁邊忽然有一道陌生的嗓音響起:“兩位大人,可知太后是犯了什麼事嗎?”

兵部郎中與戶部郎中同時看過去,正好與四位衣冠楚楚的少年郎君們對視上。

正是靖王、燕王、臨江王和西平王世子。

見到他們,兵部郎中想起他們脫完衣裳後的特徵,下意識一拍手道:“啊。這不是一顆痣,兩道疤,還有……”

戶部郎中猛地踹了兵部郎中一腳,他們當初可是偷偷藏在後方閣樓裏掌控全局,怎能大大咧咧說出世子團們光屁股上的特徵。

四位俊美世子的表情有些狐疑和懵逼。

兵部郎中這才大喘氣一樣,先與四位世子見過禮,才道:“咳,我等也是剛來,並不知具體犯了什麼事。但動靜這麼大,指不定是賣國之類的重罪。”

兵部郎中這麼說,只是想爲以後公佈太后之死的事,提前留下個伏筆。

結果四位世子瞬間緊張起來。

他們不約而同地在想:嘶,賣國?!抄家?這不會也在暗中警告諸侯王吧。

戶部郎中見四位世子不說話,補充道:“諸位世子可是找太后有事?可需要……”

“不需要不需要。”

“沒事沒事。”

“我們來這只是看個熱鬧。”

四位世子連連擺手,靖王世子隨手將剛剛買的早點遞了過去:“兩位大人,這是排了一個時辰才買到的鮮香樓糕點,熱乎着,趁熱喫哈。兩位大人忙,我們先行一步了。”

聽到是鮮香樓的糕點,戶部郎中選擇接了過來,將婉拒的話嚥了回去。

四位世子笑盈盈地說了幾句話,轉身以後,四人的表情齊齊色變。

眉心一點紅痣的燕王世子表情凝重:“諸位,太后這事必有蹊蹺,建議諸位都將其回稟父王。以免被牽連,引火燒身。”

“應該還好。”身材高大的臨江王世子搖着摺扇,滿臉慶幸,“我們最近只一門心思鑽研太子與國師的門路,還沒來得及找其他人。”

西平王世子翻了個白眼,道:“還是上點心吧。我們是沒找別人,但有人來找我們啊!你忘了陳國李使臣請你喝酒的事?”

臨江王世子一頓:“壞了。我這就去回絕。最近沾不得這些。”

其他幾位世子也是這個表情。

……

東方黑龍 https://power16888.com/

官方沒有直說太后及手下勢力到底犯下什麼事,但這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狀態,更能引起底下聰明人的腦補。

大夏官吏集體開始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熱愛酒桌文化的陳國使團們在又一次被拒絕請柬後,人都麻了。

會同館。

周使臣、李使臣與柳使臣一左一右,相對而坐。

底下的使團衆人垂頭喪氣地彙報情況,大多都是夏國官吏不願再與他們喝酒交往的壞消息。

李使臣不敢置信道:“喝酒都沒人來?”

底下人喪氣道:“沒有,大夏官吏如今對我們是避之唯恐不及。”

李使臣皺眉:“夏國太后如何?”

底下人這才精神了一點,道:“還是有消息,不過太后說還能提供消息,但是……”頓了頓,底下人才小聲說,“得加錢。”

李使臣氣得不行,他很想硬氣地說,你這個賊太后,楚國都要我們那麼多東西你這裏還要加錢。

但迫於情勢緊張,他扭頭看向周使臣:“周大人,你如何看?”

周使臣捏了捏手指,開口道:“給她!我們的目標是陳國城池,銀錢不重要,都給她。”

其他使臣對視一眼,雖覺得有些浪費,但也覺得有道理。

這時,柳使臣忽然道:“兩位大人。這好像有些不對勁。既然太后外戚勢力被拔除,夏國難道不會動太后?”

李使臣震驚地看向柳使臣,鄙視道:“你怎麼學仁義禮的?哪個皇室會苛責自家太后?!不怕被世人嘲笑是不孝無德之人?”

周使臣也譏諷地看向柳使臣:“況且太后還是楚國公主出身,夏國這樣做,不怕被楚國問責?太后即便做錯再多,我看啊,頂多是將太后外戚抄家,震懾一二。”

柳使臣依舊覺得不對勁,據理力爭。奈何其他使臣都不認可,雙方產生激烈的爭執。最後李使臣和周使臣怒而起身,宴請同僚們一起出去,只留柳使臣一人在會同館。

柳使臣也不惱,抿了口茶,細細思考。

恰在這時,門外忽然傳來一道陌生又陌生的聲音。

“柳大人,與其被排擠,不如趁早落葉歸根?”

柳使臣轉頭,原來是曾經與她有過一次交流的夏國官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