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757章 太后的決定

發佈時間: 2024-11-16 09:31:54
A+ A- 關燈 聽書

太后秋後算賬,還是將信陽王處罰了。

好在不是處死,只是流放。

下一任新皇的人選,又在朝中被重新提上了議程。

太后垂簾聽政,目光威嚴看向滿朝的文武百官,“諸位愛卿,何人能繼承皇位?”

坐着輪椅上朝的裴丞相,低垂着眼簾,眼觀鼻,鼻觀心。

他眼角的餘光,悄悄掃了眼身側的姜太傅,見姜太傅一言不發地垂着眼簾站着,他便也不說話了。

新皇的人選,目前呼聲最高的是廬陵王一家子。

但他不想讓廬陵王當新皇,親家太強勢,可不是好事。

他看好瀏陽王。

雖然瀏陽王的年紀比廬陵王的年紀大一些,但爲人忠厚,不像廬陵王狡猾。

“稟太后娘娘,臣以爲,廬陵王可任新皇。”有位翰林學士,大步走到中間來回道。

太后沉着臉,目光又掃向其他人,“姜太傅,你的意思呢?”

“臣選廬陵王。”姜太傅道。

太后的臉色,更加陰沉了幾分,“還有人選沒有?”

一位武將走出隊列,“回太后娘娘,臣選廬陵王!”

“再議!”太后聲音威嚴,眸光森然。

但是,朝中的臣子們,你看我,我看你,再無人回答。

“裴丞相,你來說說,可有合適的人選?”太后的目光,又朝裴丞相望來。

裴丞相神色狡黠,“回太后娘娘,這件事,臣得迴避,不能回答。”

太后道,“爲何要回避?”

裴丞相道,“李氏王室中,廬陵王是臣的親家,瀏陽王和臣的啓蒙恩師都是曾老翰林,瀏陽王是臣的師兄,臣小時候練字時,還是瀏陽王手把手教的,這二人,臣無法選擇,也不合適由臣選。”

太后笑了笑,“原來如此。”她又望向百官,“這樣吧,你們就寫匿名信吧,將心中的人選,寫在信封裏,由哀家來定奪。”

“是,謹尊太后懿旨。”

太后心中也想選瀏陽王,但朝中的人,都選廬陵王,這讓她十分不快。

她命內侍官,將一模一樣的信封發給大臣們,限他們在天黑前,將心中人選的名字,寫在信封中,一律交與她身邊的大總管內侍。

下朝後,太后回到寢宮。

這時,她看到皇后正站在大殿中。

“臣妾,恭迎太后娘娘下朝。”皇后走上前,盈盈拜下。

太后朝她走去,“你怎麼來了?不在自己宮中養病,怎麼到處跑?”

太后打量着這個孃家堂侄女,打心眼裏不喜歡。

皇后入宮五年了,竟然沒有懷上子嗣,如今,好不容易得到的位置,就要讓與他人,太后心中是不甘的。

想當年,她打敗了多少宮妃,才熬到皇后的位置上,只讓先皇寵她一人,她十分爭氣,生了兒子,她兒子順利繼承了皇位,誰想到……

東方黑龍 https://power16888.com/

誰想到是娶來的媳婦不爭氣!斷了她的後!

她冷冷掃了眼皇后,走過去了。

皇后也心知太后不待見她,但有些事情,她不得不說,所以,即便是太后罵她,她也要來。

“太后娘娘,臣妾有要事稟報太后娘娘。”

“那就快說。”太后走進了內殿。

按往日的習慣,太后會換上常服,用一點點心後,再休息。

皇后的前來,打斷了她的作息,太后的眉頭直皺。

皇后跟了過去,“太后娘娘,宇文家在朝中和西山兵營佈下的內線,是廬陵王府的二公子揭發出來的。”

“哀家知道。”

“宇文父子毒害皇上的事,是廬陵王府三郡主查出來的。”皇后又道。

太后轉身,厭煩地看着皇后,“這些,哀家也知道。皇后,你想說什麼?”

皇后在太后的面前拜下來,“太后娘娘,臣妾是想說,廬陵王府的人,個個都是人中龍鳳,品性賢良,廬陵王爲人忠厚老誠,這次朝中發生變故,還得虧了廬陵王一家將宇文父子提前拿下,若不然,宇文家勾結西山軍營的五萬守城軍,和城裏的九個城門副使裏應外和之下,咱們全都得死於非命,廬陵王府對皇室有大功,理應爲新皇。”

“皇后!”太后勃然大怒,“你知道你在說什麼嗎?”

皇后撲通一聲跪倒在地,“臣妾知道自己在說什麼,臣妾是爲太后着想,若是選了瀏陽王,那瀏陽王妃的孃家和崔家一向不和,太后雖然不姓崔,但太后娘娘的嫡親表兄,卻是前不久新任的崔氏族長,太后娘娘就沒有想過將來的處境?”

瀏陽王妃的孃家侄兒,和太后的表哥的兒子,爲爭一家商鋪大打出手。

太后表哥的兒子,將瀏陽王妃的侄兒打斷了腿。

瀏陽王妃的哥哥告到京兆府尹,但崔家卻搬出了太后來。

最後,崔家只賠了一千的銀子給瀏陽王妃的兄長,太后表哥的兒子,一點都沒受罰。

而瀏陽王妃的孃家侄兒,卻從此再不能站起來了,本來結的親事,也因此而退了。

到現在,那斷腿的少年都變成了三十歲的中年了,纔有位寡婦不計較,嫁了過去。

那可是瀏陽王妃哥哥唯一的兒子,卻落到如今的地步。

瀏陽王和信陽王一樣,是李氏中極邊緣的忠室王,哪裏敢惹太后?

只能咬碎牙往肚裏吞。

皇后提到瀏陽王和太后表哥的恩怨,太后暗吸一口涼氣,不說話了。

“哀家知道了,你且回吧。”

“請太后一定要三思!您選廬陵王,是最好的選擇。廬陵王妃和您關係一向和睦,皇上要罰廬陵王妃的孃家韋家的時候,您還替韋家說過話,廬陵王妃是個記恩的人,將來她回了京城,還能不念着您的好?若是廬陵王當了新皇,您的日子,也不至於太難過。”

太后回頭看着皇后,“但是,有件事情,你是不是忘記了?是皇上將廬陵王貶到鎮安府去,他們一家子,會感激哀家?”

皇后又道,“太后,皇上已經駕崩了,他的錯,已由他自己承擔了,連累不到您這兒。”

太后身邊的大宮女,看一眼皇后,又看向太后,欲言又止。

太后收到她的眼神,聲音放緩,望向皇后,“哀家知道了,你且回吧,哀家要休息了。”

“是,太后娘娘,臣妾告退。”皇后輕輕吐了口氣,離開了。

等皇后的腳步聲完全聽不見了,太后轉身問着身邊的大宮女,“紫蘇,你想說什麼?”

“太后娘娘,婢子覺得,皇后說得對,太后選廬陵王一家,將來的日子不至於難過。”大宮女說道。

“哀家的意思,不選廬陵王,也不選瀏陽王呢?邯鄲王也不是不可以……,還有襄陽王……”

大宮女道,“邯鄲王年紀輕,他有自己的娘要孝順,怎會顧及太后?邯鄲王的娘多年守寡,一向嫉妒兒子對別的女人好,連邯鄲送了幾支好人蔘給別的夫人,邯鄲王太妃都要嫉妒,將來他任新皇,邯鄲太妃怕是不會讓邯鄲王對太后好。再說襄陽王,襄陽王年紀太大,沒有兒子,只有女兒,等襄陽王生兒子,只怕是有點難了,他都七十八歲了。”

大宮女又道,“至於李氏其他子弟,只是郡王,出身低,將來任新皇,怕是壓不住幾位王爺。朝中又會生亂。”

太后聽着聽着,心中一陣寒意襲來。

看來,選新皇不能太任性,不能按着喜惡來。